威马跑步上市,护城河到底有多宽?

2020-12-21 17:57:59来源:壹点网

扫描二维码分享

「核心提示」

威马即将登陆科创板,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聚齐资本市场。2015年创业至今,威马累计销量超过4万辆,从百余家造车势力中突围,盘踞第一梯队。威马的上市时机,恰逢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情高涨,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投资标的。

2015年10月,沈晖拉上老同事杜立刚,一起开创自己的事业——威马,取自德语Weltmeister,意思是"世界冠军"。

那时,他在心中的目标是,"让每个中国家庭,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智能出行生活"。

5年过去,威马EX5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,威马离"世界冠军"更进一步,资本对威马也越来越青睐。

2020年9月22日,威马获得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,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的单轮融资。不到一个月,上海证监局网站披露,威马汽车正接受上市辅导,拟在科创板上市。

威马有望成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。

一股10倍的机会

威马赶上最好的上市时机,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集体爆发,成为最热门的投资标的。

据豹变统计,截至12月17日收盘,蔚来股价年内已经翻了10倍,投资10万元轻松变百万,而特斯拉涨了6.4倍,涨幅最小的理想汽车也涨了90%。

整个市场一片火热。

虽然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近年来一直呈现退坡的态势,但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却是非常明显的。11月2日,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。根据这份文件,到2025年时,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%左右。

即使当前整体的汽车销量不再增长,按照2019年2576.9万辆的销售规模计算,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也将超过500万,几乎是当前的4到5倍。另一方面,一些欧洲的国家不仅划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,还干脆标定了燃油车禁售的时间表。

作为战略新兴产业,新能源汽车无疑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之一。在政策的加持下,又有国内如此广阔的消费空间托底,行业中跑出几家优质公司照理说并非难题。

遗憾的是,这些营收在国内、消费在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,在闯过了黎明前的黑暗,站在镜头前敲钟上市的时候,与之一起狂欢的中国投资者却很少。

移动互联网时代,中国诞生了BAT三巨头,但三家公司均未在内地上市,海外资本分享了中国互联网的红利。2000年,软银向阿里巴巴投资了2000万美元,如今其价值已超过1000亿美金。2001年,南非的Nasper向腾讯投资了3200万美元,获得近半股权,经过多次减持套现之后,截至目前仍持有 31.17%的腾讯股份,价值1000亿美金。

成为行业的BAT,是造车新势力们的梦想,但是互联网发展的老路——其成长盛宴最后由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的海外资本所分食,即便在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的身上也依然没能改变。

蔚来、理想、小鹏今年的股价飙涨,让一众美国基金、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。

作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中压轴登陆资本市场的车企,而且还是在科创板,威马带给国内投资者更多分享新能源发展的机会。

一方面,这将带给国内投资者打新的机会,分享新能源发展的资本红利;另一方面,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头部阵营基本确立,马太效应将越发明显,留给后来者的窗口期大大缩小,威马很可能是国内投资者,特别是人民币基金,入局造车盛宴为数不多的入场券。

德意志银行在研报中,将威马跟蔚来、理想、小鹏并列,称为中国造车新势力四小龙,无论从融资规模还是交付量来看,威马都在第一梯队。

作为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家拟在科创板上市的新能源车企,威马更增添了一丝稀缺性。

聚焦主流市场

威马在造车新势力中显得特别,李斌、小鹏都希望以互联网的思维来颠覆传统车企的方式来造车,沈晖在创立威马前,已经在汽车工业浸淫20年,从供应链到主机厂,从外企到国产汽车,这让他对汽车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知。

创立威马的初衷,是"让每个中国家庭,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智能出行生活"。

这样的想法,让威马跟蔚来、理想、小鹏走的市场路线完全不同,蔚来、理想的产品定价都在30万元以上,小鹏的拳头产品P7价格最低也在23万元左右。相比之下,威马走的却是更加普惠的主流市场。

低调入场,一直是沈晖造车的姿态,这让威马在造车新势力的声量上有所欠缺,但也避免了和特斯拉、蔚来、理想、小鹏的直接竞争,实现差异化定位。

如果说蔚来的模板是特斯拉,通过强化品牌形象,从高到低,对消费者进行降维打击,那么威马的对标对象则更像是初生代的小米和华为,对主流市场的冲击是颠覆性的。

树立高端的品牌调性,企业可以最大程度打开利润空间,拿特斯拉的model 3来说,从进入中国开始,其价格已经跌去了差不多10万。虽然有国产特斯拉产量提升摊薄成本的因素,但也足以说明其价格的弹性之大。

相比之下,威马的选择则更加直接,将主战场选在15至25万元的主流乘用车市场,在兼顾产品科技感、舒适感的同时,定价又可以覆盖主流市场,让产品可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。例如,EX5是威马旗下首款智能纯电SUV,其NEDC续航里程达到520km,但价格却被压在了20万以内。

这为威马引爆主流市场奠定了基础。

官方数据显示,2020年11月,威马汽车销量3018辆,同比激增174.6%,实现环比"九连增"。2020年1至11月,威马EX5累计销量更是接近2万辆,位列造车新势力A级纯电SUV年内销量第一,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三成。

如果从威马2018年9月启动交付算起,EX5累计销量更是已经突破4万辆,稳居造车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。目前,威马的新零售渠道网络累计已近200家,是用户触点最多、布局最广的新势力车企。

瞄准主流市场,竞争差异化,质量和价格的严格把控……种种因素综合下,威马终于赶在窗口期关闭之前,从上百家造车势力中脱颖而出,在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
死磕"硬科技"

造车被称为"工业制造的皇冠",一个国家的造车水平往往能直接反映其制造业水平。然而在汽车领域的科技创新上,国内却一直捉襟见肘,由于起步较晚,大量的知识产权都集中在外企手中,拿市场换技术的路子又走不通。

目前,国内拥有较多科技创新的还是以互联网企业居多,比如蚂蚁金服、美团、京东等,通过模式创新进行资源整合,以平台的形式连接用户和商家。

这些创新模式都属于软创新的范畴。软创新是必要的,但如果只有这样的创新,则远远不够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"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"。

近年来,诸如华为、大疆,以及一些融入人工智能的医疗器械企业都越来越重视"硬创新",并通过将这些创新成果真正运用于产品,在业内取得领先地位。

发展新能源汽车,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"硬创新"和"硬科技"。只有提升产品的科技属性、改善用户体验,才能推动行业升级转型,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。

造车需要的不是摆弄PPT的偶像派,而是身体力行的实力派。威马选择萧敬腾作为代言人时,沈晖对外解释,"萧敬腾不是偶像系而是实力派,跟威马的基因契合"。

威马的确在默默实干,是第一家自建整车工厂和电池包工厂的造车新势力,拥有轿车和SUV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企业。这样偏"重"的模式让威马一开始走得并不快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公司在制造和科技上的优势正越发明显。

今年9月,威马汽车发布IdeaL4全新科技战略,加速5G及L4等前瞻科技在智能汽车上实现最先落地、最快量产、最佳体验。搭载 5G 技术及低速受限场景下L4级自动驾驶技术——AVP自主泊车功能的全新车型,也计划在2021年量产交付。

死磕"硬科技"的同时,威马也在生态链上链接更多盟友,提升智能驾控体验。威马开始交付的时候,就已经完全打通了百度生态——包括百度地图、爱奇艺等,百度的阿波罗计划。此外,诸如QQ音乐、微信等热门应用以及小米16大类智能家电等威马都已全部打通。

沈晖曾不无自豪地表示,威马是唯一一个和三大生态——百度生态、腾讯生态、小米生态都打通的造车新势力企业。

"不仅如此,威马还是美团出行的第一批合作伙伴,三家只有我们一家是与美团出行合作,我们其实和这些互联网生态对接也非常深入。威马还与B站有合作,对小红书也很感兴趣,瞄准的就是Z时代人群。"沈晖说。

蔚来高举高打,走豪车路线;理想剑走偏锋,做增程式;小鹏主打"智能化"标签,选择智能软件全栈自研。

在新势力四小龙中,威马的特点是什么?就像一个多门功课都能考到A的考生,你很难仅用一个标签对他进行粗略的概括。

沈晖在汽车制造行业深耕多年,威马的创始团队中也至少有一半来自于汽车企业。

这样的"谨慎"的人才配比之下,是威马对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足够敬畏。通过在制造端拥有的经验优势,威马在技术研发、供应链的整合上都显示出了更高的效率。和蔚来、小鹏等押注科技路线不同,威马的策略更像是"制造+科技"并重的模式。这一点,从威马一开始就选择自建工厂而不是代工也有所体现。

随着理想、小鹏、威马的上市,造车四小龙的集结已经全部到位,威马选择在科创板上市而不是赴美上市,这既和沈晖对国内资本市场的乐观态度有关,也和他自身的家国情怀不无关系。

沈晖曾在美国和欧洲学习工作长达十几年的时间,深知国内在汽车制造业的差距,在新能源汽车从0到1的节点回国创立威马。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,硬科技再次被国家提上日程,威马响应科技创新的号召,在国产替代上继续发力,加大对科技、智能的投入,掀起汽车界的新国潮。

凭借多年整车制造经验的沉淀,以及百度等科技巨头的加持,登陆科创板之后,威马还将实现怎样的突破,我们拭目以待。

文章来源:豹变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专 题
返回顶部
扫描二维码分享
返回顶部